您好,欢迎您来到世界華人书画家协会!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会员中心  证件查询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繁体
 
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由国内外著名书画艺术家和热爱书画艺术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国际知名艺术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书画社会团体,为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搭建的一个“促进艺术交流的平台。

本协会宗旨:是“弘扬世界华人书画艺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网站首页: >  名人名家
中国古今书画名家(二)
来源:hr   作者:编辑部   日期:2020/4/22 18:36:43   阅读:

张伯英

张伯英(1871-1949),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出身于徐州望族,明代迁居徐州东南张集,出生于徐州铜山区三堡榆庄,兄弟四人(分别是张伯英、张仲警、张叔庚、张季遵),徐州市铜山人。光绪壬寅年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顺天榜举人。少负异才。学生:齐白石、启功,张伯英与海内名家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张学良、林琴南、容庚等交往密切,且以精于品鉴金石书画闻名于京津。

萧一山所著《清代通史》就是孙中山、蔡元培和张伯英题署书名的。张伯英以行楷最有成就,亦擅篆隶。张伯英不仅是书法家,而且是博古通今的学者。他能诗擅文,其诗文清新俊逸,学养深湛,卷帙浩繁的《黑龙江志稿》即由伯英主编。1929年黑龙江省长万福鳞聘请张伯英为修志局长,张伯英邀请张从仁、徐东侨、杨秉彝等铜山同乡与黑省人士共襄是举。越3年省志编成,自上古至清末莫不详备,全书62卷,约140万余字。

张伯英不仅是近代书法大家,书法自成一体,世称“彭城书体”,其所著法帖提要等对历代碑帖品评入微,对文物鉴赏亦极精审,也为世所誉。一生酷爱书法,早年从颜体入手,再学魏碑,卓然成家。明清以来徐州书法界人才辈出,形成彭城书派。彭城书派素来以北碑为宗,方劲古拙,蔚为风尚。张伯英秉承彭城书派传统,又植根汉魂而化以苏、黄,笔力凝重,楷书结构紧敛而不拘谨,字体规整端正而有洒脱之致,用笔方圆兼备,宽博雄放,紧凑严密。行书朴质秀逸,古拙自然,有夺人之效应。行草书亦能见其刚劲风骨。深厚功力出之于传统,行之于独创。遂以彭城书体名于当世,为彭城书派接武前贤之盟主。后又受康有为、包世臣等金石学派的影响,精习《张玄墓志》等北碑,骨格自然超凡拔群,“笔阵曾教淮海惊”。

张伯英艺术馆始建于2004年,位于徐州著名景区云龙湖南畔,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由徐州民营企业家王昌庆投资7800多万元建立的融收藏、陈列、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场所,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生前题写。

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潘伯鹰

潘伯鹰(1904年—1966年),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别署孤云,安徽怀宁人,现代书法家、诗人、小说家。著小说《人海微澜》、《隐刑》、《强魂》、《雅莹》、《残羽》和《蹇安五记》。论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作品出版有《潘伯鹰行草墨迹》等。国共和谈时,曾担任国方代表章士钊的秘书。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对文学颇有造诣,曾著小说多种,后潜心于诗词及书法。是近代书坛“二王”书风的积极追崇者之一。

华世奎

华世奎(1863年—1942年),字启臣,号璧臣、思闇、北海逸民,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著名书法家,天津“八大家”之一。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是其代表作。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

高乐三

 高乐三 (1900-1987) ,原名广育,字乐三,以字行于世。号罗珊、乐翁、滈滨居士、神禾老农。男,汉族,陕西长安人。国内著名书法家,章草大师。以章草、颜楷见长,堪称陕西当代章草第一大家,有着“三秦章草一枝笔”的美誉。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创始会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西安秦苑书画学会名誉会长、西安交通大学荣誉教授。

朱明

朱明(Allen,1967~),思想家、艺术家、世界经济哲学家、中国抽象国画之父、世界经济哲学之父、现象经济学之父。1996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他认为,抽象国画本该属于中国画的一种,这是中国国画艺术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必经阶段的中国绘画艺术,甚至是中国国画的高级艺术阶段,或称之为“后国画艺术”的一种最前沿艺术。这种心灵艺术,有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书画艺术,极其推崇书画家不可复制的个性化艺术气质。主要作品画集:《朱明中国流艺术展作品集》。

孙菊生

1913年孙菊生生于北京,于2018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祖籍浙江省余姚,汉族,字晓湖,别号雪彡翁,因善画猫,有“猫王”之美誉。孙菊生从事物理教学几十年,除此之外,他在诗词、书画方面也具有很深的造诣。

孙菊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承家学,并从其母习画,10岁参加北平艺社,少有神童美称,幼年时期曾从西泠画家沈子长学画菊花及花鸟,后开始画猫。孙菊生画的猫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探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参加周恩来总理招待宴会。为毛泽东刻石印两方。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0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周恩来出席了晚间的庆祝宴会。1956年4月27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授予齐白石国际和平奖金,9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授奖仪式。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场祝贺。1957年5月15日,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5--6月间,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9月22日上午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参加了公祭。1963年,齐白石被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注明:网络证实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里并没有齐白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

徐悲鸿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张大千

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他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君璧、黄宾虹、溥儒、郎静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交流切磋。

李可染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启功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  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于右任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戊戌变法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

李志敏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学习书法、绘画,后专攻书法,是我国当代草书大家、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精研文史,擅长真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

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誉。

沈尹默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后改尹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沈尹默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黄宾虹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全国第二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55年九十寿辰时,获华东行政委员会颁发的奖状,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同年3月25日病逝于浙江杭州。 

黄宾虹自少即喜绘画、篆刻,六岁能临摹家藏沈廷瑞(樟崖)山水册,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黄宾虹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赵朴初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安徽安庆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早年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1936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负责收容工作,动员、组织青壮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83年6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刘炳森

刘炳森(1937年8月-2005年2月15日)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1962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法书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泉会顾问、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等。其刘体隶书影响甚广。

李苦禅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英杰,改名英,字超三、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出身贫寒,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

潘天寿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映日荷花别样红》作品。

刘海粟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曾任第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为人民大会堂创作《黄岳雄姿》作品。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男,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

秦仲文

秦仲文,(1896-1974)名裕,河北省遵化县人,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是著名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山水画宗法清初“四王”,上溯元代四家,兼擅墨竹,亦精书法。解放前曾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编写了中国绘画学史一书。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及院委。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选集。

为人民大会堂创作《迎客松 》作品。

张石园

 张石园(1898-1959)又名入玄,字克龢,一字蔼如,又号麻石翁,江苏武进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员,擅山水画,其作工整森秀,笔力劲健,书法亦深具功力,对金石学也颇有研究。著名的书画家、鉴赏家。新中国成立后,张石园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张石园在艺术上是一位多面手,不仅擅长绘画、书法、鉴赏,而且对金石、瓷器、碑贴素有研究,修补古画也是高手。他仿王石谷山水,海上首屈一指。张石园对“四王”中王石谷研究很深,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得石谷之“能”,水墨、设色、浅降、大小青绿无一不精;二是得石谷之“意”;三是得石谷之“章”法。传世作品有《杏花春雨江南图》、《叠幛晴岚图》等。书法擅长篆、隶、行、草,尤以草书最精湛,学怀素最饶风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元江清秋 》作品。

谢瑞阶

谢瑞阶(1902—2000)曾用名谢宝树,号就简老人,笔名黄河老人;河南省巩义市焦湾村人;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教育家;1921年入河南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学绘画;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任开封艺术学校校长、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书法以章草见长,早期清雅洒脱,晚期较仓劲厚重;谢瑞阶创作的《大河上下浩浩长春》陈列于人民大会堂,被公认为是黄河画的杰作,是现代山水画发展的里程碑。

马晋

马晋(1900—1970)字伯逸,号湛如,又号云湖,别名伯远,早年曾用名马锡麟,室名湛花馆,北京大兴人。1922年从金北楼学画,擅长画马,宗法郎世宁。兼擅花鸟画,又工书法、刻印,并工做风筝。解放前一直以卖画为生。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

马晋  之父曾为一满清贵族管理马匹,自幼爱画马,曾从清末宫廷画家赵书村学习,因此得见郎世宁作品,遂自学郎氏画法。青年时代於私立法文学学校学习法文,短期任北平司法讲习所录事。后拜金北楼为师,1920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先后任助教、评议,后转“湖社”,成为职业画家。1951年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为常务理事。曾随金北楼先生游历江南,得以饱览先生所藏中国历代名画,了解了中国画之源流,加之与画友切磋,画艺大进。1922年开始以画马闻名,取法郎士宁,成为职业画家。齐白石大师在题马晋画马诗中写道:“金家门下多能事,晋也尤能画骨工。追电逐风千里足,无羁时节好行空。”

1955年与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等人为世界和平大会绘制大幅国画《和平颂》。1956年任北京国画社筹备委员会主任。1957年与陈半丁、于非闇等合画大幅国画《松柏长青》,作为我国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周年的贺礼。1958年被中央文化部聘为北京中国画院画师。曾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代表、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常委。作品被北京中国画院、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收藏。

陆俨少

陆俨少(1909年-1993年),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宋文治

宋文治(1919-1999),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宋文治画集》《宋文治作品选集》等。

白雪石

白雪石(1915.6.12-2011.4.22),男,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还兼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多次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绘制巨幅国画;多次出国举办画展;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而具装饰美;其中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

王梦湖

王梦湖(树忠),河北丰润人,1942年出生于山海关。师从白雪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美术家”、《美术家》顾问。先后为中央军委、中宣部、中组部、国务院、中南海、天安门、外交部、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委、市政府及京西宾馆等创作多幅巨幅山水画。王梦湖是江泽民亲笔题写画名的《江山万里图》99米长卷的创作绘制主笔人之一,并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大奖。 近年来,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当代美术馆、历史博物馆等国内外举办画展。

林风眠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 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91年8月12日,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1岁。

吴冠中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010年6月25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黄胄

黄胄(1925.3—1997.4.23)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

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出生于河南南阳。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

1923年-1924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1925年-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年-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年-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1963年病逝于台湾。

吴作人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六届人大常务委员、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王雪涛

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历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著有《王雪涛画集》、《王雪涛画辑》、《王雪涛画谱》、《王雪涛的花鸟画》等。

傅抱石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他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吴昌硕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吴长邺

吴长邺(1920~2009)国画家, 浙江安吉人。吴昌硕长孙。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美协会员、西泠印社理事、吴昌硕研究会副会长。

为了使吴门艺术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弘扬海派文化,吴东迈、吴长邺等祖孙三

 代都竭尽所能。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吴家就向国家捐献吴昌硕以及吴门艺术作品和收藏的书画文物,前后达数百件。

舒同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男,字文藻,又名宜禄。东乡人(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区)。书法大师。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后任第2届、第3届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毛泽东主席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 

弘一法师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蒋兆和

蒋兆和(1904—1986)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蒋兆和学贯中西的代表作《流民图》,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揭示了大师至真至善的人性,倾泄着对战争的愤怒,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光荣的地位 。在水墨人物画领域中把中国画特有的造型魅力最大化,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并立于世界现实主义绘画的行列。

郑乃珖

郑乃珖(1911—2005),号璧寿翁,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精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青铜器皿、蔬果时鲜等;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在意境、取材、构图、用线、敷彩、题款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篱,作出开拓性贡献;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为中南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及中国美术馆等珍藏;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画院院长、文联名誉主席,是中国当代画坛重要代表人物;出版有30余册画集,代表作品有《水乡春色》、《荷萍》、《灵山秀水育新苗 》等。郑乃珖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福建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工艺重彩画学会顾问、中国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福建省文联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学生:邓小平之女邓林。

廖静文

 廖静文(1923年4月——2015年6月16日),女,湖南长沙人,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曾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北京荣宝画院”名誉院长、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名誉院长。2015年6月16日晚,廖静文在北京的家中逝世,享年92岁。

关山月

关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人民大会堂悬挂“江山如此多娇”这幅1959年由著名山水画家关山月、傅抱石先生创作,9米×6.5米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大字由毛泽东所题。

叶浅予

 叶浅予(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从事国画教育,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

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曾为茅盾小说《子夜》、老舍剧本《茶馆》等书插图,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创作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组画《天堂记》等,著有《画馀记画》和《十年恶梦录》 。

林散之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   ,被誉为“草圣”  ,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

倪瓒

倪瓒(1301-1374),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擅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书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洪武七年卒,时年七十四岁。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倪瓒家中富有,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年,散尽家财,浪迹太湖。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清閟阁集》。

陈少梅

陈少梅(1909年4月—1954年9月),男,汉族,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现代画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之骨干,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以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学生:刘继卣。

刘奎龄

刘奎龄(1885年6月13日—1967年6月12日),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代宗师,被誉为“全能画家”,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他注意到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在创造精神上的相似性,他光大了传统写实技法,其艺术风格影响了惠孝同、刘子久、陈少梅、刘继卣、何家英等北派艺术家。其代表作《上林春色图》深得徐悲鸿高度赞扬,并被其赞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翎毛第一人”。

刘继卣

刘继卣[yǒu](1918年10月3日—1983年11月5日),天津市人,刘奎龄之子,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作品均以独到的笔墨、精湛的技艺,哲学化的构图立意,统措绘画:道理、佛典、人物、动物、山水、楼阁、草虫、花鸟为一筹。他的艺术风格充满崭新的时代精神。他生前自称是一位人民美术工作者,他的高尚品德和艺术结晶深深值得学习研究,立为楷模。

武中奇

武中奇,1907年-2006年,山东长清人,山东省长清县崮山镇后大彦村人,家里世代务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行伍出身,历任军区副团长、上海市监狱副典狱长、南京市文管会副主任等职。离休后仍致力于书法艺术创作,曾出版《武中奇书法篆刻集》等。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画院副院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江苏分会主席 。山东省政府与济南市政府在济南市五龙潭公园为其建有“武中奇书法篆刻展览馆”。

陈大羽

陈大羽(1912-2001)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大师,书法家、篆刻家。以大写意花鸟而著称,尤擅画雄鸡,兼及山水、人物,作品气势宏伟,笔力雄健,浑厚酣畅。他对大写意花鸟最大的贡献,是一改传统写意文人画温文儒雅的气质,而代之以豪放的个性风格和雄强的时代特征。他在吴、齐画风基础上,强化了笔墨的表现力,尤其善于运用浓墨浓彩,形成墨彩相撞相融的强烈效果,开合充满视觉张力。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名誉主任。

高剑父

 高剑父(1879年10月12日—1951年6月22日),名仑,字剑父,后以字行,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番禺南村员岗乡),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与陈树人、高奇峰一起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后人称岭南画派。1951年6月22日卒于澳门。弟弟:高奇峰、学生: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

刘文西

刘文西(1933年10月17日-2019年7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村,中国人物画泰斗,“浙派人物画”代表画家之一、黄土画派创始人、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的作者。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曾任全国文联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首批百位名师称号获得者。曾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文艺界联合会顾问、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创作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2018年12月,当选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2019年7月7日13时50分左右,刘文西因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去世,享年86岁。

齐良迟

齐良迟(1921年--2003年) 字子长,斋号补读斋、静风堂,男,汉族,1921年生于湖南湘潭,系齐白石第四子。十岁起在其父指导下学习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遵周恩来嘱托,辞职专门侍奉白石老人并研习“齐派”绘画艺术。齐良迟曾任北京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北京湖社画会艺术顾问。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齐白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研究室顾问。长期生活侍随在白石老人身旁,深受其熏陶和影响,自幼刻苦学习国画艺术以及诗词歌赋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和厚重的传统文化基础。在白石老人的教习指导下,齐良迟先生的艺术素养和功力有极大的提高。历经几十年认真研习和刻苦实践,秉承齐派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出自名家自成家”,成为齐派艺术传人中的杰出代表。

吴湖帆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年农历七月初二—1968年8月11日)。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 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并工写竹、兰、荷花。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著有《联珠集》《梅景画笈》《梅景书屋全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山水集锦》及多种《吴湖帆画集》行世。

陈半丁

陈半丁1876--1970),即陈年,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拜吴昌硕为师。40岁后到北京,初就职于北京图书馆,后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代表作品有《卢橘夏熟》、《高枝带雨压雕栏》、《惟有黄花是故人》、《赤壁夜游图》,《莫负此生》等。1956年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有《陈半丁画集》、《陈半丁花卉画谱》、《当代中国画全集·陈半丁》行世。

娄师白

娄师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湖南浏阳人,1918年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专事绘画;生前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燕京书画社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北京人民对外友协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全面继承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画作简练中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尤以画小鸭子著称;在艺术界有这样的说法: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

陈之佛

陈之佛(1896.9.23--1962.1.15),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出版《陈之佛画集》《艺术人体解剖学》等。

俞致贞

俞致贞(1915—1995.5.)女,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 ,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

张仃

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男,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等职务。

王遐举

王遐举(1909~1995),武昌中华大学肄业。当代著名书法家,擅长国画,尤善梅竹,通史学、工诗文,对戏曲也颇有研究。原名克元,号野农。湖北荆州监利人。历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馆馆员、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等职、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

王学仲

王学仲 (1925-2013),1925年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1953年起在天津大学任教,创立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院及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荣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八届、九届全委会荣誉委员,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画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精通书法、绘画、文学、哲学;是一位宏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家,创立“黾学”学派。一代大家王学仲先生于2013年10月8日晨7:17在天津武警总医院病逝,享年88周岁。

董寿平

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许麟庐

许麟庐(1916年10月19日—2011年8月9日),又名德麟,山东烟台蓬莱人,当代国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1945年拜齐白石为师,伴随左右13年得其真谛。自幼秉承家学,习书作画。主张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更应发展传统,不断创新。2011年8月9日晚18时13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国书画社名誉社长、山东蓬莱书画学会名誉会长、山东菏泽、四川乐山、河南开封书画院名誉院长以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等。

王式廓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早年学习美术,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何香凝

何香凝(1878.06.27-1972.09.01),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 ,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解放后,何香凝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侨务委员会主任,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主席。擅画山水,花卉,尤工狮、虎、鹿、鹤等动物。著有《何香凝诗画集》、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

陶博吾

陶博吾(1900年-1996年)  ,原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号国顺,别署简朴斋、白湖散人等。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中国诗、书、画艺术大家,于诗亦卓然大家。尤其他的书法,被列入20世纪100年间最杰出的20位中国书法家之一。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寿、诸闻韵、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生性谈泊名利,不求闻达。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一生受其影响至深。

蓝天野

蓝天野,男,原名王润森,河北饶阳县人,表演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身心投入中国画的创作。曾向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潜心学画,并得到高度评价。蓝天野坚持“勤于笔墨、独辟蹊径”的创作思路,作品饱含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上世纪40年代就投身话剧事业,曾在经典话剧《北京人》、《茶馆》、《蔡文姬》中饰演重要角色,还曾在电视剧《封神榜》中饰演过姜子牙,在《渴望》中饰演王沪生的父亲。2013年11月,获2013年“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2015年10月,获第五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孙其峰

孙其峰,男,汉族,1920年生,山东招远人,国立北平艺专毕业。曾先后从师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王友石、汪慎生、溥松窗 、秦仲文 等名家。擅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兼通画史、画论。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天津当代美术教育(高等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代表作《春江水暖》《俏不争春》《秋江》等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著有《中国画技法(第一辑)》《孙其峰画集》《孙其峰书画选集》《花鸟画谱》《孙其峰教学手稿》等。2013年1月29日,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学生:霍春阳、范存刚。

范存刚

别署范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现为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荣宝斋党委副书记。

霍春阳

 霍春阳。1946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李庄乡李庄村,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国内森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大中华学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画院院外画师、天津青年美协顾问、荣获天津高校名师称号。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担任北京大学国学社专家顾问。天津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图片新闻
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与无锡名将书画院书画联盟授牌签约仪式在无锡举行
世界华人书画家协
韩昊轩主席一行应邀拜访著名表演艺术家韩兰成老师
韩昊轩主席一行应
世界华人书画家与企业家迎新春联谊茶话会在徐州举行
世界华人书画家与
北大荒-知青岁月
北大荒-知青岁月
“致敬百年
“致敬百年 圆梦
“致敬百年
“致敬百年 圆梦
李振家——青山难阻洪流涌,唯有血肉铸长堤
李振家——青山难
祖国万岁—庆祝共和国成立七十一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祖国万岁—庆祝共
E滴油——打造华人世界智能润滑第一品牌
E滴油——打造华
韩昊轩主席一行应邀到五鸣书画院文化交流
韩昊轩主席一行应
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与国际雅典夫人俱乐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世界华人书画家协
警察艺术之家文化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徐州举行
警察艺术之家文化
   協會新聞             
   健康養生             
   中国将军网      世界华人文化传播网      中国书法网      中国网      中国政府网      联合国书画家协会      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      聚韩网      聚特商城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组织机构
版权所有:世界華人书画家协会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43578号    管理登录
法律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方便讀者交流,不代表世界華人書畫家協會觀點
版權所有:世界華人書畫家協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