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北京之行
来源:hr 作者:编辑部 日期:2018/12/21 23:40:45 阅读:
等待30年的北京之行。贺子珍秘密参观毛主席纪念堂被安排在1979年的9月8日,毛主席逝世三周年的前一天。对贺子珍来说,这次的北京之行,她足足等待了3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她想来北京,未能如愿;1966年,她想来北京,依然未能如愿;这一次,她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贺子珍的北京之行是非常不易的。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9月9日对外开放。1978年,中央开始安排各地老红军、老干部专程到北京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而贺子珍则在上海足足等候了一年多。1979年9月3日,在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多方奔走之下,中央派专机将贺子珍接到了北京。一到北京,她就急迫地要求前往纪念堂,经过周密准备,这次瞻仰被安排在了9月8日。
过去的战争岁月给贺子珍留下了一身的病痛,已经70岁高龄的她因两年前的一次中风只能坐在轮椅上,口齿表达也不太清楚。但银白的短发整齐地梳在脑后,仍然明亮的眼睛,雪白的衣领、蓝灰色外套,干净朴素的装扮,处处透出当年“永新一枝花”的风采。在毛泽东坐像旁边,贺子珍凝重地坐在轮椅上,目光望着前方的天安门。她想到了什么?是42年前的延安之别,还是20年前的庐山匆匆一会?抑或是女儿李敏告诉她的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毛泽东的情形:毛泽东发现女儿站在面前,但已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做了一个圈给女儿看。这个圈,是否就是指要照顾好贺子珍呢?因为贺子珍的乳名叫“桂圆”。
离开毛主席纪念堂之际,在李敏也进入车里刚刚坐下那一刻,贺子珍忽然转过头,望着纪念堂,微微发红的眼眶里含着泪水,嘴唇颤动着,似乎想倾诉什么;女儿李敏也不约而同地侧头望去,脸上泪水纵横。吕相友及时按动了手中的快门,虽然在拍摄那一刻,他也同样被泪水模糊了眼睛。照片上,贺子珍和李敏的眼神都落在同一个方向:那是毛主席安息的地方。
贺子珍(1909年9月28日——1984年4月19日),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毛泽东第二任妻子。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永新县委、吉安县委妇委书记。建国后,任杭州市妇联主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妇女先驱。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