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领楷模—记原中国侨联主席庄炎林
来源:hr 作者:编辑部 日期:2014/9/26 16:45:33 阅读:
庄炎林,男,1921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原中国侨联主席。现任庄希泉基金会主席,香港华人杂志社名誉社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名誉主席, 世界华商联合会荣誉会长 ,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国侨联顾问等职务。
庄炎林和父亲都是革命者。父亲庄希泉是著名爱国侨领、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庄炎林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父子俩都曾分别担任过全国侨联第二、四届主席,可谓子承父业,传为佳话。
庄炎林1921年出生,童年在上海、厦门读书,后随父母侨居新加坡,1935年回国就读广西大学。庄炎林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的爱国行为,并牢记父亲“永爱中华,此志不渝”的教导,17岁就参加革命工作,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9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两广参加游击战争。1942年,父亲庄希泉也从香港来到广西,以华侨身份掩护地下党员开展工作,从此,庄炎林家庭成为掩护地下党活动的场所。当时广西党组织急需一笔经费,庄炎林父子毫不犹豫地决定变卖香港的家产捐助革命,而庄炎林父子家人却吃稀饭咸菜,勤俭节约,过着清贫的生活。
1942年冬的一天,庄炎林带领一支9个人的小分队到敌后侦察,结果陷入敌人重围,各条路口均被敌人封锁,突围只有一条水路。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水性很好的庄炎林潜入水中摸到敌后,找来简易竹筏,趁天黑将战友一个个送出敌人的包围圈,带领小分队安全脱险。
抗战期间,庄炎林接到通知,获悉日本侵略军要打通从广东经广西去贵州的通道,要求各地对日军的计划行动进行干扰破坏。庄炎林在桂林一带发现日寇来了,即带领游击队与日寇周旋,开展抗日游击斗争,打乱日寇计划直至坚持到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庄炎林由党组织安排进入上海,先后担任上海华侨通讯社记者、《上海经济周报》责任编辑、上海各界人民团体联合秘书处负责人等职,1949年任《上海人民报》总编辑,为迎接上海的解放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上海解放后,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张鼎丞,要南下解放福建并任福建领导人,他对庄炎林说:“你是福建人,又懂闽南话,就随军到福建吧”。并让庄炎林担任招生办主任,负责招收上海知识青年随军服务团。庄炎林从报名上万人当中选拔2500多人,组成“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随解放军南下解放福建省。庄炎林任服务团团书记。
福建解放后,张鼎丞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庄炎林任福建省团委副书记、书记及省青年联合会主席,后任省委文教部副部长、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晋江县委第一书记、闽江水电工程局党委第一书记,为福建家乡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庄炎林被下放到闽北山区邵武劳动锻炼。因为援外工作需要,庄炎林1974年才被调到外经贸部工作,同年6月被派到坦桑尼亚,负责我国援建的长1968公里的坦赞铁路的修筑工作,这项工程巨大,人员最多达1万多人,经过三年多艰苦工作,他终于完成上级交给援建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成立旅游总局,庄炎林调任副局长兼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社长,并任国务院利用侨资外资兴建旅游饭店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引资建旅游饭店。改革开放后来华游客日益增多,旅游饭店供不应求,庄炎林接到侨胞和港澳同胞从桂林来信反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来桂林睡地下”。庄炎林深感建设旅游饭店的重要,当时北京最好的饭店是靠国家拨款建设的北京饭店,要再建规格高的饭店,只能靠引入外资。
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人对引进外资持怀疑态变,甚至有抵触情绪,有的说引进外资是“资本主义”,庄炎林顶住种种压力,对要不要引进外资和引进外资是否合算进行反复论证,他慎重其事地向党中央和国务院进行请示报告。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庄炎林克服种种困难,建成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旅游饭店——建国饭店。
庄炎林引资营建旅游饭店是吸引外资的突破口,首批三个合资项目均获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国饭店建成后,四年还清贷款本息,10年所创的税利等于7.6个建国饭店的投资。他在担任国家旅游局领导期间,经他一手引进谈成的侨资项目共有200多项,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作出贡献。这期间,庄炎林还被推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不久后,庄炎林担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兼中国旅行社总社社长。他领导中国旅行社为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探亲、访友、参观、学习、治病、回乡寻根等活动提供多方面服务,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1988年,庄炎林调任全国侨联副主席。在1988年12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侨代会上,他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侨联主席。他出身华侨家庭,在福建侨乡工作20多年,又曾在国务院侨办和全国侨联工作,与“侨”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侨”倾注了全部的爱,深受归侨侨眷和侨胞的崇敬。庄炎林把为侨服务作为平生志,勤勤恳恳为侨服务,积极维护归侨侨眷和侨胞的合法权益。他在担任全国侨联主席期间,提出“小机构,大事业;办实体,广联系;多服务,做贡献”的方针,领导各级侨联加强联谊工作,立足国内,面向国外,发挥侨胞人数众多、资金雄厚、人才济济的优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庄炎林爱好体育,尤其酷爱游泳、跑步和骑自行车健身。他曾畅游长江、黄河等江河湖海,还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等翻波逐浪。他将铁人三项比赛引进国内,并于1987年1月率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我国首次铁人三项比赛,他以65岁高龄按规定游完大海2公里,骑自行车80公里,再完成4295公里马拉松跑,用不到13个小时完成全程,成为“中华第一老铁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庄炎林坚持体育锻炼,不管工作多忙,也不管身居何地,早晨起床,他都坚持做体操和洗冷水浴,有条件时还要跑步、骑自行车和游泳。庄炎林在漫长的革命实践中,总结了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六六增长”,其中的为人六乐是,“进取有乐,知足常乐,先苦后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离休后,他仍走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数十万公里,积极宣传改革开放和党的侨务政策,增进了归侨侨眷和侨胞对祖国的感情。
庄炎林热爱祖国,也热爱家乡,他说:“福建是我的故乡,我在福建整整工作25年。”庄炎林曾在厦门双十中学读书。1989年10月,双十中学举行70周年校庆,他回母校参加庆典。1988年,庄炎林出差福建,遵父命回安溪寻根,到龙门镇寻访庄姓亲人。1992年10月,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第一届大会在新加坡举行,他前往侨居故地参加大会,并为大会题词。第二、三届大会于1994年和1997年在安溪本土举行,庄炎林都回安溪参加,并分别为两届会议题词:“安居乐业四海联乡谊,溪水长流故土叙乡情”,“桑梓品观音,故里叙乡情”。
1999年9月,安溪在北京举行茶王赛,庄炎林热情参加各项赛事活动。2000年12月,他和夫人又回安溪参加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并参加多项建设工程的剪彩活动。2001年12月,安溪举行中国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他和夫人又回安溪参加有关活动。安溪县城创建碑林,庄炎林即挥毫题写“弘扬清溪长官为官清正勤政爱民精神”为家乡碑林增辉。
1999年10月1日,江泽民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同庄炎林等老同志握手,感谢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的贡献。中央电视台播出江主席同庄炎林等并肩站立谈笑的情景,此情此景,给这位老人留下莫大欣慰。
|